滇池水体中磷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26
作者
陈永川
汤利
谌丽
李杰
机构
[1]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滇池; 水体; 总磷; 可溶性磷; 时空变化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2 [水质监测];
学科分类号
0804 ; 082803 ;
摘要
应用GPS定位技术,对滇池海埂、斗南、罗家村、新街、昆阳等5个代表性样点水体总磷及可溶性磷进行了为期1a的动态监测,全面分析了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时期滇池水体总磷、可溶性磷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全湖水体总磷的平均浓度为0.10~0.20mg·L-1,全湖水体可溶性磷的平均浓度为0.003~0.021mg·L-1。水体磷含量因季节而变化较大,总体趋势是总磷浓度以夏季较高,可溶性磷以5月和10月较高,但不同位点变化高峰和趋势不同。水体总磷浓度以底层较高,除斗南外均显著高于中层,而表层和中层水体总磷浓度差异不大。水体可溶性磷浓度以底层较高,但无显著的层次变化。不同区域总磷浓度1年的平均动态跃迁范围是:表层为0.05~0.41mg·L-1,中层为0.07~0.30mg·L-1,底层为0.05~0.88mg·L-1。水体总磷年均层次变化范围为0.14~0.30mg·L-1。各区域总磷浓度以海埂和昆阳较高,其次是斗南,新街和罗家村较低;可溶性磷含量以昆阳和海埂位点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145 / 115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红枫湖、百花湖沉积物全氮、可交换态氮和固定铵的赋存特征 [J].
王雨春 ;
万国江 ;
黄荣贵 ;
尹澄清 .
湖泊科学, 2002, (04) :301-309
[2]   滇池水体富营养化特征分析及控制对策探讨 [J].
郭怀成 ;
孙延枫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5) :500-506
[3]   滇池湖泊磷负荷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J].
田升平 ;
东野脉兴 ;
周建民 ;
夏学惠 ;
张灼 .
化工矿产地质, 2002, (01) :11-16
[4]   普通小球藻生长与武汉东湖水体磷形态的相关研究 [J].
周培疆 ;
郑振华 ;
余振坤 ;
仇银燕 ;
严国安 ;
吴振斌 .
水生生物学报, 2001, (06) :571-576
[5]   太湖底泥及其间隙水中氮磷垂直分布及相互关系分析 [J].
范成新 ;
杨龙元 ;
张路 .
湖泊科学, 2000, (04) :359-366
[6]   滇池外海氮,磷含量的发展趋势分析 [J].
孟裕芳 .
云南环境科学, 1999, (04) :32-33
[7]   太湖梅梁湾沉积物-水界面氮迁移特征初步研究 [J].
杨龙元 ;
蔡启铭 ;
秦伯强 ;
郑循华 .
湖泊科学, 1998, (04) :41-47
[8]   梅梁湖和五里湖水-沉积物界面的物质交换 [J].
范成新 ;
秦伯强 ;
孙越 .
湖泊科学, 1998, (01) :73-78
[9]   羊角月芽藻的生长与湖水中几种磷形态关系模型的建立 [J].
吴重华 ;
王晓蓉 ;
孙昊 .
环境化学, 1997, (04) :341-347
[10]   太湖湖水及沉积物磷释放对藻类生长潜力研究 [J].
尹大强 ;
吴重华 ;
王晓蓉 ;
严山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2) :7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