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横结肠襻式造口对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及狭窄的影响

被引:18
作者
戴志慧
杜金林
王建平
金晰函
机构
[1] 浙江大学金华医院结直肠外科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横结肠肠造口术; 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5.37 [];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探讨保护性横结肠襻式造口术对减少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及狭窄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2月浙江大学金华医院收治的128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新辅助治疗后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其中61例采用保护性横结肠襻式造口(造口组),67例未采用保护性横结肠襻式造口(未造口组)。比较两组患者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病情程度和治疗转归。患者术后采用门诊复诊、入院化疗就诊及电话等方式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5月。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128例直肠癌患者术后总体吻合口漏发生率为7.03%(9/128),其中造口组发生为率6.56%(4/61),未造口组发生率为7.46%(5/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造口组患者中4例发生吻合口漏患者全身反应轻,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未行再次手术治疗;未造口组患者中5例发生吻合口漏患者全身症状重,其中4例行再次手术治疗,再次手术率为4/5,1例经保守治愈,两组再次手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8例直肠癌患者术后总体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13.28%(17/128)。造口组患者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19.67%(12/61),其中重度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8.20(5/61);未造口组患者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7.46%(5/67),其中重度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3,P<0.05)。结论保护性横结肠襻式造口术不能降低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可减轻吻合口漏的相关症状,能降低再次手术率。但保护性横结肠襻式造口术可增加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因此应慎重选用该术式。
引用
收藏
页码:535 / 53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改良式引流管治疗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12例疗效观察 [J].
陈鸿 ;
梁栋 ;
陈必刚 ;
吕中柱 .
重庆医学, 2012, 41 (05) :494-495
[2]   腹腔镜低位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中改良襻式回肠末端造瘘的应用价值 [J].
王道荣 ;
李清国 ;
汤东 ;
陈杰 ;
李萍 .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3, (05) :362-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