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磨一见(剑)——环球性器官短缺与移植危机中的中国新(心)路历程

被引:38
作者
陈忠华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
关键词
器官短缺; 器官捐献; 器官移植; 脑死亡器官捐献; 心死亡器官捐献; 脑死亡加心死亡器官捐献; 中国内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17 [器官移植术];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对器官这一稀缺资源的巨大需求,直接导致全球器官买卖相关犯罪率的上升。WHO、国际移植学会、国际器官捐献和获取学会近年来频繁召开各种会议寻求解决途径。2010年新出台的《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移植指导原则》及《开发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战略计划》提出3个基本原则:(1)死亡后器官捐献优先于活体器官捐献;(2)脑死亡器官捐献(DBD)优先于心死亡器官捐献(DCD);(3)活体移植有违医学伦理学"无伤害论"原则,应尽量避免。中国器官捐献走过了25年漫长而曲折的道路。2010年初,卫生部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联合正式启动了由10个省市参与的器官捐献试点工作,拟逐步建立中国器官捐献系统。自我国2003年第1例DBD及2005年第1例DCD以来,已先后积累了100余例器官捐献成功案例。根据以往经验,建议将我国现阶段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分为四大类:(1)中国一类(C-Ⅰ):国际标准化DBD;(2)中国二类(C-Ⅱ):国际标准化DCD;(3)中国三类(C-Ⅲ):过渡时期脑死亡加心死亡-双死亡标准器官捐献;(4)中国四类(C-Ⅳ):死刑死亡器官捐献。中国器官捐献赢得公众支持的3块基石为死亡标准、财务标准和分流标准。加快中国器官捐献发展的四大要素是方向、战略、政策及人员,而"公平、公开、公正"则是我国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向公开化、合法化、正规化、国际化方向健康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引用
收藏
页码:265 / 27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2]   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工作指南 [J].
刘永锋 .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10, (07)
[5]   脑死亡供肺获取并双肺移植1例 [J].
刘峰 ;
陈静瑜 ;
叶书高 ;
张稷 ;
陈忠华 .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09, 3 (01) :24-27
[6]   国际标准器官捐献及分流系统联席会议召开 [J].
赵明杰 .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7, (02) :65-65
[7]   论人体器官有偿捐赠的可行性及伦理学问题 [J].
唐莉 ;
袁劲 ;
陈忠华 .
中华医学杂志, 2005, (04) :67-70
[8]   论人类死亡概念和判定标准的演变和进化 [J].
陈忠华 ;
袁劲 ;
周鸿敏 ;
汪希娟 .
中华医学杂志, 2004, (14) :81-84
[9]   脑死亡=死亡”生物医学定律的逻辑论证 [J].
袁劲 ;
陈忠华 .
医学与哲学, 2004, (07) :39-40+42
[10]   我国首例儿童脑死亡判定暨无偿器官捐献与移植 [J].
陈忠华 ;
张苏明 ;
雷霆 ;
郑智 ;
曾凡军 ;
陈知水 ;
王海灏 ;
周鸿敏 ;
蒋继贫 ;
魏来 ;
田玉科 ;
罗爱林 ;
王春娥 ;
裘法祖 .
中华医学杂志, 2004, (08)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