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例胃脘痛中医证型与病理组织学改变关系的初步观察

被引:1
作者
朱云华
郑栖年
王雅如
戴华康
王黎
宁克勤
机构
[1] 南京中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
关键词
中医证型; 疾病; 病变; 检出率; 肠化; 胃脘痛; 脾胃病; 胃痛; 萎缩性胃炎; 胃癌发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探讨胃脘痛中医证型与病理形态改变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虚气滞组溃疡病及粘膜急性炎与其他证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肠化程度重,粘膜异型增生和早期癌较多,粘膜内淋巴滤泡均数较少,因此提示证型与疾病和病变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96 / 398+387 +38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试用中医理论探讨慢性胃炎的病理改变 [J].
罗珠林 .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4, (02) :112-113
[2]   胃脘痛400例临床证候分析 [J].
徐景藩 ;
恽敏 ;
孙鸿年 .
江苏中医杂志, 1982, (06) :18-19
[3]   胃脘痛病人舌象与胃粘膜病变的关系——附169例资料分析 [J].
郑景田 ;
于春先 ;
于文秀 .
中医杂志, 1980, (02) :22-24
[4]   胃肠道病理的进展 [J].
刘彤华 .
中华病理学杂志, 1983, (03) :161-163
[5]   100例胃癌的间质分析 [J].
李国民 .
中华病理学杂志, 1983,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