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螟种群消长与稻田耕作制度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9
作者
谭荫初
机构
[1] 湖南省农科院植保所
关键词
稻螟; 稻田; 水田; 水稻害虫; 三化螟; 水稻; 杂交早稻; 一季中稻; 二化螟; 杂交晚稻; 种群消长; 农作制度; 耕作制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追述我国南方稻区、主要是湖南稻区,从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各个时期的二化螟、三化螟种群数量消长的特点,与当时稻田耕作制度的密切关系。阐明了稻螟主要赖以生存和繁衍的水稻和耕作制度,是左右稻螟种群数量消长的主导因子之一。而稻田耕作制度的变革,又随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生产水平为转移。从而对今后农村的深化改革、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变化后,导致的稻田耕作制度而引起的稻螟种群发展趋势作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防治策略的商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98 / 20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杂交水稻中的螟虫初步研究 [J].
谭荫初 .
昆虫知识, 1987, (05) :311-314
[2]   二化螟的发生与施肥关系的初步考察 [J].
谭荫初 .
昆虫知识, 1986, (03) :101-102
[3]   湖南稻螟危害的今昔 [J].
谭荫初 .
中国农史, 1983, (04) :38-41
[4]   湖南稻螟的发生与水稻品种关系的初步探讨 [J].
谭荫初 .
昆虫知识, 1983, (05) :193-195
[5]   中国古代昆虫学史的新探索 [J].
周尧 .
昆虫知识, 1979, (05) :237-24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