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的分布及其与土壤颗粒组成关系

被引:181
作者
王洪杰
李宪文
史学正
于东升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
[3] 南京
关键词
土壤养分; 分布特征;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颗粒组成;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3.02.013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对四川紫色土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表层及剖面养分的分布特征及其与颗粒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林地、水田具有较高的土壤氮素和有机质(与旱地、果园、裸地均达到了显著差异),且林地剖面养分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几何级数下降,但土壤磷素含量相对较低。(2)受施肥状况的影响,经济园林土壤磷素普遍偏高。(3)旱坡地的表层养分与底层养分含量差异不大,说明该区旱坡地土壤可能存在较大的养分流失与淋失现象,坡面径流、壤中径流携带的养分不容忽视。(4)土壤中大部分养分含量与土壤颗粒含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土壤全氮、碱解氮与粉粒(0.002~0.02mm)含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与砂粒(0.02~2mm)含量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土壤有机质与粉粒含量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砂粒含量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而土壤全磷情况正好相反,与粉粒含量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与砂粒含量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只有碱解氮与粘粒(<0.002mm)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达到了5%显著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6+50 +5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紫色土退化旱地的肥力恢复与重建 [J].
朱波 ;
陈实 ;
游祥 ;
彭奎 ;
张先婉 .
土壤学报, 2002, (05) :743-749
[2]   土壤侵蚀与平衡施肥 [J].
朱钟麟 ;
陈一兵 ;
林超文 .
西南农业学报, 1999, (S1) :1-6
[3]   四川省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及其可持续利用 [J].
张素兰 .
西南农业学报, 1999, (S1) :81-86
[4]   黄土丘陵区坝地系统土壤养分特征及其与侵蚀环境的关系 Ⅱ.坝系土壤粒径分布及各粒径的养分状况 [J].
毕银丽 ;
王百群 ;
郭胜利 ;
余存祖 ;
不详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7, (04) :38-44
[5]   应用腐殖酸改善石灰性土壤磷素供应状况的研究 [J].
陆欣 ;
王申贵 .
土壤通报, 1996, (06) :265-267
[6]  
土壤理化分析[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 1978
[7]  
Changes in carb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levels due to deforestation and cultivation: A case study in Simlipal National Park, India[J] . Hasmot Saikh,Chandrika Varadachari,Kunal Ghosh.Plant and Soil . 199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