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隐蔽课程体系的理论构建

被引:69
作者
姚蕾
公冶祥乔
机构
[1]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学教研室!北京
[2] 中国体育报业总社世界体育周报!北京
关键词
体育教育; 隐蔽课程; 本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807 [体育教育];
学科分类号
040303 ;
摘要
主要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法。揭示体育隐蔽课程是学校范围内 ,为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体育目标 ,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经过规范设计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总称的本质及其隐蔽性、多样性、易接受性、持久性、依附性和迟效性等特征。初步探讨了如何设计、实施、评价体育隐蔽课程 ,为进一步开设体育隐蔽课程提供了可资参考的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隐性课程与个性品德形成[J]. 班华.教育研究. 1989 (12)
[2]  
教育哲学对话[M]. 河北教育出版社 , 桑新民,陈建翔著, 1996
[3]  
潜在课程的概念分析. 陈伯璋. 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印行 .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