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绿当量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被引:104
作者
刘艳芳
明冬萍
杨建宇
机构
[1]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市珞喻路号
[3] 武汉市珞喻路号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森林覆盖率; 绿当量;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多尺度优化; 多目标线性规划;
D O I
10.13203/j.whugis2002.05.011
中图分类号
P271 [地籍测量];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摘要
应用系统思想和生态学原理 ,探讨了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生态标准 ,并将其作为衡量生态合理与否的指标。在充分考虑挖掘其他具有绿当量用地 (主要是耕地与草地 )的生态服务价值的基础上 ,引入森林与耕地、草地之间基于“绿量相当”的面积换算关系 ,定量测算出该类用地的生态绿当量。建立了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多尺度控制过程模式及生态优化的数学模型 ,并构建了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以海南省琼海市为例进行了生态优化实例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493 / 498+515 +51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数学模型——以浙江省乐清市为例 [J].
张贵祥 ;
黄凌云 ;
刘彦随 .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3) :90-94
[2]   基于灰色线性规划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J].
耿红 ;
王泽民 .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2000, (02) :167-171+182
[3]   中国生态林业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J].
雷孝章 ;
王金锡 ;
彭沛好 ;
陈国先 ;
唐云锦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2) :80-87
[4]   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定量探讨 [J].
张健,宫渊波,陈林武 .
林业科学, 1996, (04) :317-324
[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钱易,唐孝炎主编, 2000
[6]  
生态价值论[M]. 重庆大学出版社 , 李金昌等 编著, 1999
[7]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毛文永著, 1998
[8]  
土地利用规划学[M]. 中国大地出版社 , 王万茂主编, 1996
[9]  
城市生态规划研究[M]. 气象出版社 , 薛兆瑞等编著, 1993
[10]  
线性规划[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薛嘉庆 编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