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例肝泡球蚴病临床病理分析及其预后因素

被引:3
作者
蒋次鹏,刘约翰
机构
[1] 兰州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研究所
关键词
棘球蚴病,肝,病理学,临床,预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32.32 [棘球蚴病(包虫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本组70例,地区分布以甘肃省为最多(82.8%),尤以漳县多见(65.6%)。女稍多于男,年龄以青壮年为多(92.8%)。症状以肝肿块为主(56.4%),腹痛次之(28.2%)。影像检查和免疫试验均有助于诊断。镜下观察肝泡球蚴囊泡壁生发膜的增殖芽由数个细胞核构成,可显示为外殖性或内殖性芽生,按泡球蚴增殖与否而分为衰退性I级和增殖性II级病理。34例手术探查无1例切除,有8例和1例分别作泡球蚴坏死性假囊肿引流术和胆囊造瘘术。35例服用丙硫咪唑或/和中药治疗。预后与性别、年龄、病理、症状和治疗等有关。
引用
收藏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