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印度洋黄鳍金枪鱼渔场时空分布与温跃层的关系

被引:20
作者
杨胜龙 [1 ]
张禹 [1 ]
张衡 [1 ]
王栋 [1 ]
马军杰 [2 ]
张晶 [1 ]
崔雪森 [1 ]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水产研究室
[2] 同济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关键词
黄鳍金枪鱼; 温跃层; 印度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31.4 [渔场资源];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根据Argo浮标剖面温度数据重构热带印度洋各月月平均温跃层特征参数,并结合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IOTC)黄鳍金枪鱼延绳钓数据,绘制了月平均温跃层特征参数和月平均CPUE的空间叠加图,用于分析热带印度洋黄鳍金枪鱼渔场时空分布和温跃层特征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热带印度洋温跃层上界深度、温度和下界深度,以及黄鳍金枪鱼中心渔场分布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黄鳍金枪鱼中心渔场分布和温跃层季节性变化有关。在东北季风期间,高值CPUE渔区的温跃层上界深度的范围为30—40m,超过70m的渔区CPUE值普遍偏低;在西南季风期间温跃层上界最深达到120m。在东北季风期间,高值CPUE渔区温跃层下界深度不超过200m,在西南季风期间,深度会超过300m。在东北季风期间,高值CPUE渔区对应的温跃层上界温度都超过25℃,温度小于24℃的渔区CPUE值普遍较低;在西南季风期间,高值CUPE区域对应的温跃层上界温度范围变大,温跃层上界温度延伸到22℃,在22℃以下渔区CPUE值都很低。采用频次分析和经验累积分布函数计算其最适温跃层特征参数分布,得出黄鳍金枪鱼最适的温跃层上、下界温度范围分别是25—29℃和13—16℃;其上、下界深度范围分别为30—70m和140—200m。K-S检验结果表明,上述结论可靠。
引用
收藏
页码:671 / 67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东印度洋-西太平洋暖池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研究 [J].
邱东晓 ;
黄菲 ;
杨宇星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525-532
[2]   世界大洋冬夏季温度跃层特征 [J].
周燕遐 ;
李炳兰 ;
张义钧 ;
巴兰春 .
海洋通报, 2002, (01) :16-22
[3]   大西洋中部金枪鱼延绳钓捕捞技术初探 [J].
宋利明 .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1997, (02) :139-143
[4]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徐建华[著], 2002
[5]  
Horizontal movements and depth distribution of large adult yellowfin tuna (Thunnus albacares) near the Hawaiian Islands, recorded using ultrasonic telemetry: implications for the physiological ecology of pelagic fishes[J] . R. W. Brill,B. A. Block,C. H. Boggs,K. A. Bigelow,E. V. Freund,D. J. Marcinek.Marine Biology . 1999 (3)
[6]  
Seasonal variability of near-surface isothermal layer and thermoclin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J] . R. R. Rao,R. Sivakumar.Meteorology and Atmospheric Physics . 1996 (3)
[7]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three dominant tuna species in the Indian Ocean. Lee P F,Chen I C,Tseng W N. 19th International ERSI UsersConference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