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化”约束视角下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旧村改造——以佛山市南海区XB村为例

被引:12
作者
袁奇峰 [1 ]
钱天乐 [1 ,2 ]
杨廉 [3 ]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2] 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
[3] 广州中大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键词
旧村改造; 内卷化约束; 内部协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缓解城市转型升级所需的空间压力,珠三角启动了"三旧"改造,探索存量改造的地方试验。因特殊的历史背景,旧村改造成为重中之重。已有研究通常认为,清晰的土地产权和足够的土地租金剩余是旧村改造的前提,然而现实证明很多满足这一前提的旧村却并未如愿改造。若将土地产权和租金剩余视作旧村改造的外部基础,村集体的组织运作逻辑则是改造的内部基础。本文试图从村集体内部入手,分析经联社(行政村)和经济社(自然村)、精英和村民等相关主体的互动影响关系,解释旧村改造无法实现的内在约束。通过研究可知,由于珠三角旧村既有的"内卷化"约束,使得改造要从单一主体主导的开发模式转变为多主体协商的开发模式,在关注政府、村集体、开发商等主体的外部协商之余,更需要关注经联社(行政村)、经济社(自然村)、村民等利益相关者的内部协商。在改造过程中,要激励内部相关主体一致改造、降低内部约束的成本;地方政府的引导、管控角色至关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市场主导的城中村改造规划设计对策 [J].
王涛 .
规划师, 2012, 28(S1) (S1) :80-84+88
[2]   城中村改造中利益相关者治理的理论与对策 [J].
贾生华 ;
郑文娟 ;
田传浩 .
城市规划, 2011, 35 (05) :62-68
[3]   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研究三十年 [J].
许学强 ;
李郇 .
人文地理, 2009, 24 (01) :1-6
[4]   珠江三角洲的双轨城市化 [J].
沈建法 ;
冯志强 ;
黄钧尧 .
城市规划, 2006, (03) :39-44
[5]   深圳特区城中村改造开发模式研究 [J].
程家龙 .
城市规划汇刊, 2003, (03) :57-60+96
[6]   地产对农民多重效用理论的实证分析 [J].
王克强 ;
刘红梅 ;
杨义群 ;
肖经波 .
农业技术经济, 1998, (04) :41-42
[7]  
谁是中国土地的拥有者?.[M].(荷) 皮特;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8]  
产权与制度变迁.[M].周其仁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  
新集体主义—乡村社会的再组织.[M].王颖著;.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