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道德性何以实现?——基于原则导向治理的法治进路

被引:20
作者
徐玖玖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道德性; 技术性; 原则导向治理; 法治; 激励相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0 [各国法律综合汇编];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1407 ;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人工智能是模拟、延伸和拓展人类智能的新兴技术,其道德性的实现尤为重要。人工智能的道德失范既是一种客观的现象描述,也是一种主观的价值判断,既有积极效应,也有消极效应。从全球人工智能道德性实现的实然应对来看,人工智能道德准则的探索呈现出技术主义、降维虚化、内核分歧的特点,并不能为道德性的实现提供可行方案。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工智能技术性与道德性之间的冲突难以调和,而以"技术—法治—人文"为范式进路,探索技术性与道德性的激励相容之道,是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对此,引入原则导向治理理论,可以在人工智能道德性实现的理想状态与现实规范之间创造出包容审慎的制度空间,构建由核心原则框架与工具选择共同组成的人工智能原则导向治理体系,实现人工智能道德性在道德价值、技术要求和法律语言之间的"转录"。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40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