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区野外模拟降雨条件下坡面径流—产沙试验研究

被引:16
作者
贾莲莲 [1 ]
李占斌 [1 ,2 ]
李鹏 [1 ]
于国强 [1 ]
陈磊 [1 ]
机构
[1] 不详
[2] 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3] 不详
[4]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5] 不详
关键词
模拟降雨; 侵蚀产沙; 入渗; 径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降雨及径流所引起的水力侵蚀产沙问题,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通过野外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雨强下不同下垫面降雨侵蚀产流、产沙、入渗等的相关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雨强90mm/h时,原生地径流量最大,达到28.4L/min,林草地径流量最小,在4.1~7.6L/min之间波动,雨强120mm/h时规律保持一致,原生地达到36.05L/min,林草地为6.85~10.88L/min;产沙量规律为荒地最大,林草地最小,荒地在两种雨强下产沙量分别为45.77~252.94g和52.76~162.48g,林草地分别为2.82~6.99g和7.33~40.24g;入渗规律为林草地最大,原生地最小,其中小雨强时林草地入渗率为1.18mm/min左右,原生地为0.09mm/min左右,大雨强时林草地为1.42mm/min左右,原生地为0.12mm/min左右。这些规律之间均有很好的相关性,产沙量与径流量大时其入渗率就小。说明地表有植被覆盖时可以增大入渗率,减小径流,产沙量。雨强不同时其规律保持一致。该研究对于深入理解流域产流产沙过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可为相关的模型研究提供可靠的试验支持,也可为今后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and use and soil conditions in the hilly area of the loess plateau in northern Shaanxi, China[J] . Bojie Fu,Liding Chen,Keming Ma,Huafeng Zhou,Jun Wang. &nbspCatena . 2000 (1)
  • [2] Soil erosion under different vegetation covers in the Venezuelan Andes
    Tietze M.K.
    Wuestefeld T.
    Paul Y.
    Zender L.
    Trautwein C.
    Manns M.P.
    Kubicka S.
    [J]. Environmentalist, 2002, 22 (2): : 161 - 172
  • [3] 流域侵蚀动力学[M]. 科学出版社 , 余新晓等, 2007
  • [4] 野外模拟降雨条件下坡面降雨入渗、产流试验研究
    陈洪松
    邵明安
    张兴昌
    王克林
    不详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2) : 5 - 8
  • [5] 黄土区森林植被对坡面径流和侵蚀产沙的影响
    张晓明
    余新晓
    武思宏
    魏天兴
    张学培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9) : 1613 - 1617
  • [6] 植被对小流域汇流及侵蚀产沙影响研究
    秦富仓
    余新晓
    张满良
    姜吉荣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5, (05) : 165 - 168
  • [7] 黄土地区小流域植被覆盖和降水对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
    余新晓
    张学霞
    李建牢
    张满良
    谢媛媛
    [J]. 生态学报, 2006, (01) : 1 - 8
  • [8] 降水再分配受雨强、坡度、覆盖度影响的机理研究
    吴希媛
    张丽萍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4) : 28 - 30
  • [9] 不同林草系统对集水区水量平衡的影响研究
    代俊峰
    陈家宙
    崔远来
    何园球
    马吉刚
    [J]. 水科学进展, 2006, (04) : 435 - 443
  • [10] 黄土区林草植被与降水对坡面径流和侵蚀产沙的影响
    余新晓
    张晓明
    武思宏
    魏天兴
    张学培
    [J]. 山地学报 , 2006, (01) : 19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