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体育场馆市场化供给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17
作者
曾庆贺 [1 ]
马书军 [2 ]
陈元欣 [1 ]
王健 [1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大型体育场馆; 供给; 市场化供给; 供给模式;
D O I
10.19582/j.cnki.11-3785/g8.2009.04.006
中图分类号
G818 [运动场地与设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型体育场馆的政府单一供给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其多层次的需求,其市场化供给势在必行。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就大型体育场馆市场化供给的内涵进行研究,并对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认为大型体育场馆市场化供给的主体可以是政府、市场、第三部门或者它们之间的联合,提出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第三部门补充应是我国大型体育场馆供给的可行性模式,并分析了各个主体在场馆市场化供给中的角色和职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我国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建设的双重困境 [J].
陈元欣 ;
方曙光 ;
王健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7, (04) :23-27
[2]   我国奥运争光类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有效供给研究 [J].
卢文云 .
体育科学, 2006, (12) :77-84
[3]  
公共经济学导论[M].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许彬著, 2003
[4]  
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E.S.萨瓦斯(E.S.Savas)著, 2002
[5]  
公共经济学[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刘汉屏主编, 2002
[6]  
公共经济学概论[M]. 武汉出版社 , 周游等编著, 2002
[7]  
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M]. 上海三联书店 ,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Ostrom)等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