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 条
“5·12”地震后灾区民众应激状况与心理健康调查
被引:11
作者:
汪涛
[1
]
李敏
[1
]
陈铁流
[2
]
王强
[2
]
冯正直
[1
]
机构:
[1] 第三军医大学护理学院心理学教研室
[2] 重庆市地震局
来源:
关键词:
创伤后心理;
横断面调查;
“5.12”地震;
灾区民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地震后灾区民众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ET)、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277名灾区民众进行心理调查。结果98.19%灾民出现各种应激反应症状,3.97%应激反应程度较高,主要以警觉性增高和创伤性体验为主;震后20d应激总分显著高于震后9d(t=-3.612,P=0),不同人群间应激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84,P=0),由高至低依次为高中生、伤员及家属、小学生、救援人员。SCL-90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与同类研究相比,本次地震主要造成强迫、人际敏感、敌对和抑郁等心理问题,在性别、地区、时间段和人员类别方面,SCL-90大多数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应对方式上,表现为应激反应和SCL-90高分组更多使用消极应对方式。相关分析发现,应激总分、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各因子高度相关(P<0.01)。结论早期开展心理干预,针对性地处理主要心理问题,重点关注学生群体,及时疏泄不良情绪,鼓励他们采用主动有效的应对方式,以此减少或缓解应激所带来的损害,促进心理健康。而进一步探索并研制出适用于早期、针对性强、简便快捷的心理测量工具,结合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进行临床综合评估,是研究创伤后早期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343 / 1345+1348
+1348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