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地震后灾区民众应激状况与心理健康调查

被引:11
作者
汪涛 [1 ]
李敏 [1 ]
陈铁流 [2 ]
王强 [2 ]
冯正直 [1 ]
机构
[1] 第三军医大学护理学院心理学教研室
[2] 重庆市地震局
关键词
创伤后心理; 横断面调查; “5.12”地震; 灾区民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地震后灾区民众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ET)、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277名灾区民众进行心理调查。结果98.19%灾民出现各种应激反应症状,3.97%应激反应程度较高,主要以警觉性增高和创伤性体验为主;震后20d应激总分显著高于震后9d(t=-3.612,P=0),不同人群间应激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84,P=0),由高至低依次为高中生、伤员及家属、小学生、救援人员。SCL-90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与同类研究相比,本次地震主要造成强迫、人际敏感、敌对和抑郁等心理问题,在性别、地区、时间段和人员类别方面,SCL-90大多数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应对方式上,表现为应激反应和SCL-90高分组更多使用消极应对方式。相关分析发现,应激总分、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各因子高度相关(P<0.01)。结论早期开展心理干预,针对性地处理主要心理问题,重点关注学生群体,及时疏泄不良情绪,鼓励他们采用主动有效的应对方式,以此减少或缓解应激所带来的损害,促进心理健康。而进一步探索并研制出适用于早期、针对性强、简便快捷的心理测量工具,结合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进行临床综合评估,是研究创伤后早期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343 / 1345+1348 +134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116名四川地震伤员心理学情况调查与分析
    杨国斌
    张艳梅
    姚兵
    易学明
    [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8, (07) : 745 - 746+749
  • [2] “5·12”大地震茂县灾民急性应激反应的统计调查
    刘伟志
    严进
    沈兴华
    邓光辉
    唐云翔
    刘涛生
    [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 (12) : 1 - 2
  • [3] 什邡地震灾区984名灾民心理健康调查
    任凯
    彭龙颜
    邢济春
    郭恂
    邢智锋
    周时锋
    纪卓
    李志敏
    刘彦成
    [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8, (03) : 243 - 245
  • [4] SARS流行对社区人群心理卫生影响的调查分析
    马军
    刘永义
    王志纲
    王文瑞
    宝继英
    于东升
    [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4, (04) : 260 - 261
  • [5] 我军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的编制
    李权超
    何英强
    申国祥
    曾岚
    解亚宁
    [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03, (04) : 256 - 258
  • [6] 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
    金华
    吴文源
    张明园
    [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86, (05) : 260 - 263
  • [7] 印度洋地震海啸中国大陆受灾者心理状况调查与分析
    董惠娟
    顾建华
    杨彦波
    钱铭怡
    [J]. 中国综合临床, 2007, (02) : 147 -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