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深水异地沉积研究三十年

被引:26
作者
郭成贤
机构
[1] 江汉石油学院!湖北荆州
关键词
深水异地沉积; 重力流沉积; 深水牵引流沉积;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深水异地沉积研究在我国已有 30年历程 ,它经历了 70年代浊流沉积研究探索阶段、80年代重力流沉积研究蓬勃发展阶段和 90年代深水牵引流沉积研究阶段。 70年代浊流沉积研究刚刚起步 ,以资料积累和深化认识为主 ,成果欠丰 ;深水牵引流沉积研究则仅有少量探索。 80年代深水重力流沉积研究已从单一类型延伸到多种类型 ,从陆源碎屑重力流沉积扩展到碳酸盐和火山碎屑重力流沉积 ,从海洋发展到湖泊 ,从一般性描述转入沉积模式、控制因素及含矿性的探讨 ,出现了突飞猛进、硕果累累的可喜局面 ;而深水牵引流沉积研究也有了实质性进展。 90年代重力流沉积研究继续保持稳步发展态势 ,而深水牵引流沉积研究有了更大的进展 ,取得了令世人注目的重要成果。展望未来 ,深水异地沉积研究任重而道远 ,相信我国沉积学学者在这一领域研究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盛世。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5 条
[1]   岔西地区浊积岩的发现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J].
雷怀玉 ;
邹伟宏 ;
王连军 ;
郑宪 ;
王权 ;
刘珍花 .
沉积学报, 1999, (01) :89-94
[2]   广西来宾—合山一带晚二叠世海底扇浊积岩相 [J].
邵龙义 ;
张鹏飞 .
古地理学报, 1999, (01) :20-31
[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桩52块近岸浊积扇前积油层对比中的应用 [J].
蒲仁海 ;
孙卫 ;
陈振新 ;
吴清雅 ;
何娟 ;
刘冬芝 .
沉积学报, 1998, (04) :21-26
[4]   浙西上奥陶统于潜组Spirodesmos遗迹化石组合的环境意义 [J].
晋慧娟 ;
李育慈 .
地质科学, 1998, (03) :28-35
[5]   内潮汐、内波沉积的特征与鉴别 [J].
何幼斌 ;
高振中 .
科学通报, 1998, (09) :903-908
[6]   西秦岭北带泥盆纪Nereites遗迹相及其环境分析 [J].
晋慧娟 ;
李育慈 .
沉积学报, 1998, (01) :15-22
[7]   我国发现内潮汐沉积 [J].
高振中 ;
何幼斌 ;
李建明 ;
李维锋 ;
罗顺社 ;
王泽中 .
科学通报, 1997, (13) :1418-1421
[8]   西秦岭北带泥盆纪遗迹群落在浊积岩系中的分布特征 [J].
晋慧娟 ;
李育慈 .
沉积学报, 1997, (01) :14-20
[9]   塔里木盆地TZ30井中上奥陶统内潮汐沉积 [J].
高振中,彭德堂,刘学锋,何幼斌,符翔,李东升,钟广法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1996, (04) :9-14
[10]   鄂尔多斯地区西缘中奥陶世等深流沉积 [J].
高振中,罗顺社,何幼斌,张吉森,唐子军 .
沉积学报, 1995, (04) :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