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色棉和绿色棉遗传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9
作者
郭江勇
王义琴
吴明刚
张利明
刘丰疆
李文彬
刘海峰
赵天鹏
孙勇如
机构
[1] 新疆天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新疆天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新疆天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新疆天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乌鲁木齐,北京,乌鲁木齐,北京,乌鲁木齐,北京,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北京
关键词
棕色棉; 绿色棉; 彩色棉; RAPD; 遗传多样性;
D O I
10.16288/j.yczz.2004.01.013
中图分类号
S562 [棉];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选用240条随机引物,从中筛选出6条对棕色棉新彩1、新彩2和绿色棉新彩3、新彩4及47个彩色棉品种间杂种作了RAPD多态性分析,并在棕色棉、绿色棉和棕绿彩棉3个水平进行聚类和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棕色棉之间、绿色棉之间及棕绿彩棉之间的遗传距离和相似性差异不显著,它反映了棕、绿彩棉之间的遗传基础比较狭窄,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当。可能是因为共同的基础种质资源、相同的育种目标及相近的育种方法造成此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数量遗传学与水稻育种.[M].徐静斐等编著;.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   中国3大主产棉区棉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RAPD及其与农艺性状关系的研究 [J].
别墅 ;
孔繁玲 ;
周有耀 ;
张光梅 ;
张群远 ;
王孝纲 .
中国农业科学, 2001, (06) :597-603
[3]   利用分子标记和形态学性状检测的陆地棉栽培品种遗传多样性 [J].
武耀廷 ;
张天真 ;
殷剑美 .
遗传学报, 2001, (11) :1040-1050
[4]   长江、黄河流域两棉区陆地棉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比较研究 [J].
徐秋华 ;
张献龙 ;
聂以春 .
遗传学报, 2001, (07) :683-690
[5]   用同工酶和RAPD技术研究棉花三元杂种石远321新品种的遗传特性 [J].
刘根齐 ;
焦传珍 ;
姜茹琴 ;
张欣雪 ;
姜保功 ;
赵世民 ;
徐金相 ;
梁正兰 .
遗传学报, 2000, (11) :999-1005
[6]   用RAPD标记评估我国棉花品种遗传多样性 [J].
左开井 ;
孙济中 ;
张金发 ;
聂以春 ;
刘金兰 .
遗传学报, 2000, (09) :817-823
[7]   我国主要杂交水稻亲本的RAPD鉴定及遗传关系研究 [J].
李云海 ;
钱前 ;
曾大力 ;
孙宗修 .
作物学报, 2000, (02) :171-176
[8]   RAPD在玉米品种鉴定和纯度分析中的应用 [J].
吴敏生 ;
戴景瑞 ;
王守才 .
作物学报, 1999, (04) :489-493
[9]   RAPD应用于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学研究中的问题 [J].
汪小全 ;
邹喻苹 ;
张大明 ;
张志宪 ;
洪德元 .
植物学报, 1996, (12) :954-962
[10]   棉花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间的相关性研究 [J].
王学德 ;
潘家驹 .
作物学报, 1990, (01) :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