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0 1年 8月中国军队第一次发布实行了《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以下简称《标准》) ,明确规定了军事训练伤的定义、诊断标准及分类 ,规范了统一的防治原则。本文阐述了《标准》的主要编制内容 ,并重点介绍了军训伤预警指标的提出依据 ,指出在训练的 3~ 4周内 ,肢体疼痛及关节周围肿胀的累计发生率为 2 0 %和 10 %时 ,应及时调整训练内容、时间及强度。同时还简述了《标准》历经十余年不断修改完善的过程。《标准》在试用应用过程中具有实用性、操作性强等特点 ,不仅为各类伤情报告、资料统计、科学研究、成果推广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 ,而且为作训部门制定训练计划提供了可靠、可比、可信的理论依据 ,同时由于防治原则的统一规定以及强调了心理知识教育与指导的应用 ,全面有效地控制了军训伤的发生。全军 10个军事训练伤监测点的流行病学调查统计结果证实 ,执行该《标准》后 ,年度训练周期军事训练伤的累计发生率从 30 %~ 4 5 %降低至 10 %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