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凋落物水分涵养能力比较研究——以桂西北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为例

被引:14
作者
覃勇荣 [1 ]
曾艳兰 [2 ]
蒋光敏 [2 ]
岑忠用 [2 ]
蓝崇钰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河池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关键词
喀斯特石漠化; 植被; 凋落物; 水分涵养能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植被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森林生态系统正常的物质循环和养分平衡,保持水土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深入了解不同植被凋落物的水分涵养能力,作者对桂西北典型石漠化地区的宜州、环江、平果等地进行了实地调查和采样,通过对不同植被恢复模式调查样地凋落物现存量、凋落物持水特性和土壤含水量等相关项目的分析测试及数据整理,得到不同植被凋落物的现存量及最大持水量、最大持水率、土壤含水量的大小排序。其中,凋落物现存量的排序为:青冈栎>杂木林>湿地松>单性木兰>枫香>湿地松+桉树混交林>桉树>青檀>吊丝竹>檵木>杉木林>任豆>黄荆;凋落物最大持水量的排序为:青冈栎>杂木林>单性木兰>枫香>青檀>湿地松+桉树混交林>吊丝竹>湿地松>桉树>檵木>杉木林>任豆>黄荆;凋落物最大持水率的排序为:黄荆>杉木、任豆>青檀>枫香、单性木兰、吊丝竹>檵木>青冈栎>杂木林>湿地松+桉树混交林>桉树>湿地松;土壤含水量的排序:任豆>吊丝竹>黄荆>青冈栎>青檀>杂木林>湿地松>湿地松+桉树混交林>檵木>单性木兰>枫香>桉树>杉木。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综合考虑经济成本及气候地理等因素,作者提出了提高土壤水分涵养能力的优化植被恢复模式,为桂西北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79 / 184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