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型性状的中国大蒜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79
作者
王海平 [1 ]
李锡香 [1 ]
沈镝 [1 ]
邱杨 [1 ]
宋江萍 [1 ]
张晓辉 [1 ]
Philipp WSimon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2] USDA-ARS Vegetable Crops Research Unit and Department of Horticultur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Linden
关键词
大蒜; 遗传多样性; 表型性状;
D O I
10.13430/j.cnki.jpgr.2014.01.004
中图分类号
S633.4 [大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资源圃保存的212份大蒜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进行了系统鉴定,分析表明我国大蒜种质资源的表型变异丰富。主成分分析表明,29个性状可以归并为反映植株生长发育、产品特征和产量构成的8个主成分;进一步的聚类分析将所有资源分为特点明显的2类5亚类。为了避免质量性状在种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与产量相关的鳞茎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显示,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74.83%,第一主成分中鳞茎重、鳞茎直径、鳞茎高和鳞芽数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主坐标排序将所有资源分为6类。通过综合评价,将大蒜鳞茎产量分为6个级别,筛选出单产大于15 t/hm2的资源3份。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大蒜辣素UPLC检测体系优化及其在大蒜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J].
王海平 ;
李锡香 ;
刘新艳 ;
沈镝 ;
邱杨 ;
宋江萍 ;
张晓辉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2, 13 (06) :936-945
[2]   基于形态数据的大白菜核心种质构建方法的研究 [J].
李国强 ;
李锡香 ;
沈镝 ;
王海平 ;
宋江萍 ;
邱杨 .
园艺学报, 2008, 35 (12) :1759-1766
[3]   大葱部分种质资源数量性状聚类分析 [J].
陈运起 ;
高莉敏 ;
刘洪星 .
中国蔬菜, 2006, (08) :25-26
[4]   南瓜自交系数量性状分析与聚类分析 [J].
周俊国 ;
李桂荣 ;
杨鹏鸣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4) :19-22
[5]   鱼腥草主要数量性状对地下茎产量的通径分析 [J].
蒋向辉 ;
伍贤进 ;
佘朝文 ;
张俭 ;
魏麟 .
湖北农业科学, 2006, (04) :486-489
[6]   玉米新品种DUS测试及数量性状一致性评价 [J].
李兰芬 .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6, (04) :78-80
[7]   桃(Prunus persica L.)种质资源果实数量性状评价指标探讨 [J].
王力荣 ;
朱更瑞 ;
方伟超 .
园艺学报, 2005, (01) :1-5
[8]   21个花生地方品种的数量性状分析和聚类分析 [J].
郭贵敏 .
花生学报, 2004, (03) :29-31+40
[9]   李属资源若干数量性状评价标准探讨 [J].
孙升 .
园艺学报, 1999, (01) :9-14
[10]  
大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李锡香,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