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底层群体的产生、传递及消解机制——基于江苏省低保群体的调查

被引:6
作者
朱力
毛飞飞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底层群体; 低保群体; 生存状态; 传递机制; 消解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关于底层社会的概念一直模糊不清,关于底层群体的调研至今相当缺乏。在运用社会底层理论厘清概念的基础上,以江苏省苏州、南通、淮安三个城市的调查为依据,对城市低保群体的生存状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人力资本的怪圈、贫病交加的怪圈、低保的怪圈、人际交往的怪圈、贫困与教育的怪圈,这诸多怪圈叠加在一起,构建了城市底层群体的产生与传递机制。因此,需要特别建构一种城市底层群体生存问题的化解机制,即政府、政策、组织、社工以及社会资源和力量等要素在面对和化解底层群体的生存困难时,通过相互作用达到最优化的稳定组合而形成一种合理的处理问题的运行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警惕农民工“底层化意识”加剧 [J].
王春光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6, (05) :1-1
[2]   关注底层 [J].
查特吉 .
读书, 2001, (08) :13-20
[3]  
真正的穷人.[M].(美) 威尔逊 (Wilson;W.J.)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陆学艺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  
美国底层阶级.[M].(美)奥莱塔(Auletta;Ken)著;聂振雄;蒋伟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