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哲学意蕴

被引:3
作者
彭秀兰
机构
[1] 黄淮学院社会管理系
关键词
生态文明;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 自然观; 主题建构;
D O I
10.14058/j.cnki.tzxk.2013.06.002
中图分类号
A81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X2 [社会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030501 ; 030504 ; 083001 ;
摘要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源于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它以实践为视角,在批判旧哲学抽象自然观的基础上,立足人与自然现实的、具体的统一,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层面建构生态文明主题理念,内含转变传统的发展理念和消费理念,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矛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不仅为我们正确理解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提供了哲学基础,而且为我们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合理解决困惑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诸多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南。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马克思恩格斯环境哲学思想新探 [J].
曹志清 .
学术论坛, 2007, (08) :1-4+21
[2]   人类正在走向自觉的“类存在” [J].
高清海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8, (01) :1-12+94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1,
[4]  
当代人与文化.[M].邴正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5]  
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加)阿格尔(Agger;B.)著;慎之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6]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M].[联邦德国]A·施密特 著;欧力同;吴仲昉 译.商务印书馆.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