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理由”的现代意蕴——对“reason of state”的历史解读

被引:6
作者
岳成浩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国家; 理由; 理性; 现代;
D O I
10.16152/j.cnki.xdxbsk.2011.03.015
中图分类号
D09 [政治学史、政治思想史];
学科分类号
060305 ;
摘要
"Reason of state"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是一个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关键术语,它的出现标志着西方现代政治的开端。学界通常从国家统治手段理性化的角度将其译为"国家理性"。然而,若从被创造的具体的"文本语境"和"历史语境"来解读,即从马基雅维利的整体思想和他所处的意大利城市共和国的时代特点,到西方政治社会转型过程中民族国家的崛起,"reason of state"均展现出"国家(利益)至上"的发明、散播与演变。就此而言,"reason of state"在西方现代性的语境中展现了国家成为政治的中心。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国家理由”,还是“国家理性”?——三重语境下的透视
    周保巍
    [J]. 读书, 2010, (04) : 36 - 44
  • [2] “国家理由”的缘起和历史意义
    郑红
    [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8, (03) : 23 - 27
  • [3] 论李维[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NiccoloMachiavelli)著, 2005
  • [4] 反潮流[M]. 译林出版社 , (英)伯林(IsaiahBerlin)著, 2002
  • [5] 民族—国家与暴力[M]. 三联书店 , (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 1998
  • [6] 学术与政治[M]. 三联书店 , (德)马克斯·韦伯(MaxWeber)著, 1998
  • [7] 民主新论[M]. 东方出版社 , (美)萨托利(Sartori,Giovanni)著, 1993
  • [8]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英)米勒(Miller,David),(英)波格丹诺(Bogdanor,Vernon)编,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