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东北流民与社会结构变迁

被引:3
作者
范立君
谭玉秀
机构
[1]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
近代; 东北流民; 社会结构; 变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9 [地方史志]; K25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60205 ;
摘要
近代流民大规模地向东北迁移,促使东北地区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政治上,由于多年的流民活动,清朝初年所形成的旗民双重管理体制逐渐被行省的单一管理体制所取代,东北在行政体制上完成了与内地的一体化,国家控制力加强,东北边疆得到巩固;经济上,加速了东北土地开发,促进了东北农业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文化上,流民的进入,使"新型关东文化"随之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2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当代经济社会发展视界中的东北地域文化 [J].
刘国平 ;
杨春风 .
社会科学战线, 2003, (05) :142-144
[2]   探索吉林地域特色的文化精神 [J].
邴正 .
社会科学战线, 2002, (06) :180-184
[3]   区域文化与社会发展——以吉林区域文化为中心 [J].
田毅鹏 .
社会科学战线, 2002, (06) :185-192
[4]   弛禁放荒与东北地区资本主义的产生 [J].
衣保中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1999, (03) :33-37
[5]   略论民国时期东北的农业经济政策 [J].
毛英萍 .
北方文物, 1997, (02) :85-91
[6]   清末辽宁地区农业经济的近代化 [J].
衣保中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1988, (02) :83-88
[7]  
中国东北边疆研究[M].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马大正主编, 2003
[8]  
中国移民史略[M]. - 知识出版社 , 田方, 1986
[9]  
黑龙江述略[M].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清)徐宗亮等撰, 1985
[10]  
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M]. - 三联书店 , 章有义编, 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