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991-2010年环境污染事故频数动态变化因素分解

被引:8
作者
杨洁 [1 ,2 ]
黄蕾 [1 ]
李凤英 [3 ]
邹丽萍 [2 ]
费汉洵 [1 ,2 ]
毕军 [1 ]
机构
[1] 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环境污染事故; 完全分解模型; 经济规模; 污染治理投资规模; 风险控制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07 [环境事故及其应急措施];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运用因素分解方法,将影响环境污染事故频数变化的因素分解为经济规模、污染治理资金规模和风险控制技术水平,构建了环境污染事故频数变化的完全分解模型,并对我国1991-201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污染事故年度间变化均值为-138起.其中,由经济规模、污染治理投资规模和风险控制技术水平所引起的频数变化分别为279起,-74起和-344起.总的看来:该时期经济规模增长对污染事故频数增加起到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规模的增加,该效应对污染事故频数的促进作用减弱;1991-2005年污染治理投资效应有一定的随机性,对污染事故频数的增加基本起到遏制作用;风险控制技术效应对污染事故频数的增加起到遏制作用.环境污染事故频数变化是由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时期各因素对污染事故频数变化所发挥的效应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931 / 93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上海市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风险区划 [J].
薛鹏丽 ;
曾维华 .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10) :1743-1750
[2]   基于分解模型的全过程节能减排定量评价方法及应用 [J].
但智钢 ;
段宁 ;
郭玉文 ;
李旭华 .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06) :852-857
[3]   中国环境污染事故发生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 [J].
杨洁 ;
毕军 ;
张海燕 ;
李凤英 ;
周鲸波 ;
刘蓓蓓 .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 (04) :571-576
[4]   中国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与减排途径分析 [J].
李艳梅 ;
张雷 ;
程晓凌 .
资源科学, 2010, 32 (02) :218-222
[5]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 [J].
朱勤 ;
彭希哲 ;
陆志明 ;
吴开亚 .
资源科学, 2009, 31 (12) :2072-2079
[6]   天津市突发事故条件下大气污染的应急模拟 [J].
韩素芹 ;
蔡旭晖 ;
李培彦 ;
解以扬 ;
王雪莲 .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09) :919-923
[7]   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 [J].
赵来军 ;
吴萍 ;
许科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9, 19 (07) :165-170
[8]  
中国特大城市客运交通能源需求变化的因素分析[J]. 李政,付峰,高丹.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11)
[9]   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空格局及影响研究 [J].
李静 ;
吕永龙 ;
贺桂珍 ;
王铁宇 ;
罗维 ;
史雅娟 .
环境科学, 2008, (09) :2684-2688
[10]   复杂地形高含硫输气管道环境风险事故模拟 [J].
王晓 ;
郝芳华 ;
程红光 ;
欧阳威 .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01) :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