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PM两种污染来源对比分析

被引:7
作者
贺瑶 [1 ]
朱彬 [1 ]
李锋 [2 ]
康汉青 [1 ]
高晋徽 [1 ]
机构
[1] 不详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3] 不详
[4] 诸暨市气象局
[5] 不详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大风外源输入; 通量; 过程分析; 贡献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Model-3/CMAQ模式,结合观测资料和后向轨迹,分析了2015年1月21日24日长江三角洲地区PM2.5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区域输送过程.重点对比了2种不同类型的污染过程(大风外源输入污染21日12:00~23:00和静稳本地积累污染22日24日12:00)中大气物理化学过程对边界层内PM2.5生成的贡献.结果表明,模式能合理再现这一期间长江三角洲地区PM2.5浓度的时空变化和分布.21日午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面偏北风,风速较大,是短时大风北方输入污染.短时大风污染时段输送通量大,边界层中上部污染水平输入,再垂直下传.22~24日,地面小风,存在逆温,大气静稳,是本地积累污染.对比大风外源输入时段与静稳本地积累时段的过程分析发现,大风污染时段PM25的主要正贡献过程依次为局地源排放(35.0%)、水平平流(27.1%)、气溶胶化学生成(20.9%)、垂直平流(14.1%);本地积累时段PM2.5的主要正贡献过程依次为局地源排放(50.1%)、气溶胶化学生成(27.1%)、垂直平流(17.4%).其中水平平流、源排放、气溶胶化学过程在2类污染时段中所占贡献率有显著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213 / 122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1]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一次区域性灰霾过程气象特征分析[A]. 黄义,范绍佳,刘吉.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大气环境监测、预报与污染物控制分会场论文集[C]. 2008
[12]  
On the severe haze in Beijing during January 2013: Unraveling the effects of meteorological anomalies with WRF-Chem[J] . Li Zhang,Tao Wang,Mengyao Lv,Qiang Zhang.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2015
[13]  
A study of control policy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by using the particulate matter source apportionment method[J] . Dongwei Wu,Jimmy Chi Hung Fung,Teng Yao,Alexis Kai Hon Lau.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2013
[14]  
A numerical study on indicators of long-range transport potential for anthropogenic particulate matters over northeast Asia[J] . Cheol-Hee Kim,Sin-Young Park,Yun-Jong Kim,Lim-Seok Chang,Sang-Keun Song,Yun-Seob Moon,Chang-Keun Song.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2011
[15]  
A numerical study of contributions to air pollution in Beijing during CAREBeijing-2006[J] . Wu Q. Z.,Wang Z. F.,Gbaguidi A.,Gao C.,Li L. N.,Wang W..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 2011 (233)
[16]  
Air pollution in mega cities in China[J] . Chak K. Chan,Xiaohong Yao.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2007 (1)
[17]  
Long-term reductions in costs of controlling regional air pollution in Europe due to climate policy[J] . Toon van Harmelen,Joost Bakker,Bert de Vries,Detlef van Vuuren,Michel den Elzen,Petra Mayerhofer.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icy . 2002 (4)
[18]  
珠江三角洲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与过程分析 .2 刘宁. 北京大学 . 2012
[19]   2013年元月我国中东部地区强霾污染成因分析 [J].
王跃思 ;
姚利 ;
王莉莉 ;
刘子锐 ;
吉东生 ;
唐贵谦 ;
张军科 ;
孙扬 ;
胡波 ;
辛金元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4, 44 (01) :15-26
[20]   2013年1月中国东部持续性强雾霾天气产生的气象条件分析 [J].
张人禾 ;
李强 ;
张若楠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4, 44 (01) :2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