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6~1878年华北大旱:史实、影响及气候背景

被引:33
作者
郝志新 [1 ]
郑景云 [1 ]
伍国凤 [1 ,2 ]
张学珍 [1 ]
葛全胜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18761878年; 华北大旱; 社会影响; 气候背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源于历史文献的1736年以来华北地区降水重建序列为基础,辨识了1876~1878年华北大旱是发生在过去300年间最为严重的极端干旱事件,分析了1876~1877年逐季及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据史料记载对本次旱灾产生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做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本次干旱事件发生时间自1876年春季开始至1878年春季结束,且以1877年干旱发生的空间范围最广,程度也最严重;在持续长达3年的大旱灾中,华北地区粮食严重失收,米价上涨至常年的5~10倍;华北5省人口因大量死亡或者迁出,共减少2000多万.相关的调查分析还表明,1876~1878年的大旱是全球化现象,这可能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高、ElNi?o事件强度异常偏强及南极涛动正异常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321 / 232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