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和日常话语中虚拟空间的认知能量

被引:16
作者
蒋勇 [200433 ]
机构
[1] 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
关键词
虚拟空间; 隐喻; 复合空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030 [语义学、语用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虚拟空间是指不可能发生于现实世界中的想象的空间 ,它常用夸张将事物扭曲变形 ,或用荒诞的方法对概念进行重新组合。建构虚拟空间是认知者的一种特殊认知方式。认知者的文化认知模式中很多是由虚拟空间构成的 ,在民族语言中表现为神话、信仰、谚语等。虚拟空间以隐喻性类比的方式将其概念结构辐射到真实空间 ,同化真实空间的概念结构。虚拟空间既可用来叙事、抒情和说理 ,又可以用来进行假设性推理、策划和判断 ;既体现于文学作品中 ,也体现于日常的言语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本文认为文学语言和日常语言在建构虚拟空间这一点上具有一致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61 / 266+320 +3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M]. 重庆出版社 , 邓启耀著, 1992
[2]  
Reading Minds:The Study of English in the Age of Cognitive Science. Turner,M.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