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二五”时期建立碳交易市场的政策思考

被引:15
作者
李继峰
张亚雄
机构
[1]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关键词
碳交易市场; 排放权总量上限; 排放权分配; 碳价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96 [环境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摘要
基于对国际碳市场的调研和定量分析,建议我国碳市场建设之初,应首先选择电力、钢铁等对碳价格敏感的高排放强度行业进入碳市场;尽早开展跨地区交易,便于有效降低总体减排成本;同时碳排放总量上限的设定应与"十二五"时期的碳强度下降目标挂钩;并在市场建立之初设定碳价格下限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成品油价格上涨、行业补贴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联度 [J].
张亚雄 ;
李继峰 .
改革, 2010, (08) :49-57
[2]   哥本哈根会议前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气候变化研究与国际谈判中的“BAU情景” [J].
马欣 ;
李继峰 ;
张亚雄 .
国际经济评论, 2009, (06) :5-8
[3]  
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 2011
[4]  
Emissions in the Platinum Age: the implications of rapid development for climate-change mitigation[J] . Ross Garnaut,Stephen Howes,Frank Jotzo,Peter Sheehan.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 200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