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传播

被引:14
作者
何煜雪 [1 ]
机构
[1]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微信; 手机; IM; 即时通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的发展,改变着人们之间信息获取和信息交流的方式,特别是近一两年的迅速发展,即时通讯软件的功能得到极大的拓展,作为眼下火热的一款即时通讯工具——腾讯的"微信",已经不仅进行人际交往、信息交流、网的重要媒介,更像是一个综合媒体,在满足用户信息交流的同时对用户的人际交往、思维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28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飞信的传播学探析 [J].
刘仲薇 .
新闻爱好者, 2011, (10) :88-89
[2]   传播学视角下的手机短信解读 [J].
史桂仁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S2) :1-2
[3]   手机短信的传播学思考 [J].
胡忠青 .
理论月刊, 2005, (09) :103-105
[4]  
基于网络即时讯息(IM)的传播范式研究[D]. 王庆森.吉林大学. 2007
[5]  
腾讯微信 深触用户心理[N]. 王哲玮. 计算机世界. 2012 (024)
[6]  
我用微信给你“打电话”[N]. 齐东道. 哈尔滨日报. 2011 (013)
[7]  
微信潮起 并非传统短信“生死符咒”[N]. 张伟.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2011 (C02)
[8]  
微信将弹性网络社交推向现实世界[N].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2011 (C03)
[9]  
“微信”凶猛[N]. 宋江云. 中国企业报. 2011 (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