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盐矿古老岩盐沉积中的原核生物多样性

被引:9
作者
肖炜 [1 ]
彭谦 [1 ]
刘宏伟 [1 ]
文孟良 [1 ]
崔晓龙 [1 ]
杨亚玲 [2 ]
段东成 [3 ]
陈维 [3 ]
邓岚 [1 ]
李沁元 [4 ]
陈义光 [1 ]
王治刚 [1 ]
任禛 [1 ]
刘继辉 [1 ]
机构
[1] 云南大学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云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2] 昆明理工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3] 云南盐化股份有限公司
[4]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教学实验中心
关键词
古老岩盐沉积; 16S rDNA; PCR-DGGE; 克隆文库; ARDRA; 原核生物多样性;
D O I
10.13343/j.cnki.wsxb.2007.02.022
中图分类号
Q938 [微生物生态学和地区分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PCR-DGGE和rRNA分析法研究了昆明盐矿古老岩盐沉积中的原核生物多样性。样品的细菌DGGE分析得到27条带,古菌得到18条带。样品与纯培养得到的19个属菌株的DGGE图谱对比分析发现,细菌18个属菌株,只有1个属菌株与样品中的1条带迁移位置都不一致;古菌1个属的菌株不与样品中任何条带迁移位置一致。表明纯培养所得菌株并非该环境中的优势类群。同时,建立了样品细菌和古菌的16S rDNA克隆文库,从中分别挑取36个细菌克隆和20个古菌克隆进行ARDRA分析。细菌可分为10个OTUs,其中3个OTUs是优势类群,分别占38.9%,25.0%,16.7%,其余7个OTUs各含有1个克隆。古菌分为8个OTUs,没有明显的优势类群。每个OTU的代表克隆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细菌分属3大类群:α-Proteobacteria,γ-Proteobacteria和Actinobacteria,以Pseudomonas属菌为优势,含有其它岩盐沉积中没有发现的Actinobacteria。古菌主要是Halorubrum属、Haloterrigena属菌和未培养古菌。本研究表明,昆明盐矿古老岩盐沉积具有较丰富的原核生物多样性,含有大量未知的、未培养或不可培养的原核生物,但在原核生物物种组成和丰度上,免培养与此前的纯培养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因此,结合使用两类方法才能较全面地认识高盐极端环境微生物的多样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95 / 30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昆明盐矿古老岩盐沉积中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研究 [J].
肖炜 ;
杨亚玲 ;
刘宏伟 ;
文孟良 ;
崔晓龙 .
微生物学报, 2006, (06) :967-972
[2]   一平浪盐矿耐盐真菌的种群调查 [J].
杨丽源 ;
李治滢 ;
李绍兰 ;
周斌 ;
陈有为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6) :465-468
[3]  
Enzyme Characteristics of Extremely Halophilic Archaeal Community in Tuzkoy Salt Mine, Turkey[J] . Meral Birbir,Ayse Ogan,Baris Calli,Bulent Mertoglu.World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 2004 (6)
[4]  
Halosimplex carlsbadense gen. nov., sp. nov., a unique halophilic archaeon, with three 16S rRNA genes, that grows only in defined medium with glycerol and acetate or pyruvate[J] . Russell H. Vreeland,Scott Straight,Jessica Krammes,Kevin Dougherty,William D. Rosenzweig,Masahiro Kamekura.Extremophiles . 2002 (6)
[5]   Distribution and diversity of halophilic bacteria In a subsurface salt formation [J].
Vreeland, RH ;
Piselli, AF ;
McDonnough, S ;
Meyers, SS .
EXTREMOPHILES, 1998, 2 (03) :32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