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编制及其在大学生中的应用

被引:76
作者
陶舒曼 [1 ]
付继玲 [1 ]
王惠 [1 ]
郝加虎 [1 ,2 ]
陶芳标 [1 ,2 ]
机构
[1]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
[2] 安徽人口健康与优生省级实验室
关键词
便携式电话; 依赖(心理学); 问卷调查; 统计学; 学生;
D O 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3.01.010
中图分类号
B849 [应用心理学]; R395 [医学心理学、病理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目的编制"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评价初步在大学生中进行调查时的信度和结构效度,为进一步研究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行为提供有效工具。方法在文献综述基础上,确定戒断症状、渴求性和身心效应3个维度,拟定16个项目;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合肥市某医科大学一~三年级学生2 376名进行调查。结合两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等多种统计学方法对问卷的项目进行筛选,应用验证性因子分析评价问卷的结构效度。结果 "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符合3个维度组成,共13个项目,方差累积贡献率为59.13%;总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7,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在0.58~0.83之间;相关性分析显示,各项目与总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在0.3以上,与所属维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在0.4以上,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问卷的近似均方根残差(RMSEA)为0.067,规范拟合指数(NFI)、相对拟合指数(RFI)、比较拟合指数(CFI)、拟合优度指数(GFI)、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均在0.9以上,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结论 "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符合心理统计学评价标准,可以用来评价大学生手机使用依赖症状。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2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的编制[J]. 邵蕾蕾,林恒.社会心理科学. 2010 (Z1)
  • [2] 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心理学探析
    韩登亮
    齐志斐
    [J]. 当代青年研究, 2005, (12) : 34 - 38
  • [3] The Suicidal Feelings, Self-Injury, and Mobile Phone Use After Lights Out in Adolescents[J] . Norihito Oshima,Atsushi Nishida,Shinji Shimodera,Mamoru Tochigi,Shuntaro Ando,Syudo Yamasaki,Yuji Okazaki,Tsukasa Sasaki.Journal of Pediatric Psychology . 2012 (9)
  • [4] Characteristics of excessive cellular phone use in Korean adolescents. JH Ha,B Chin,DH Park,SH Ryu,J Yu.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 2008
  • [5] Linking psychological attributes to addiction and improperuse of the mobile phone among adolescents in Hong Kong. LEUNG L. J Chil-dren Media . 2008
  • [6] The role of impul-sivity in actual and problematic use of the mobile phone. BILLIEUX J,VAN DER LINDEN M,ROCHAT L. ApplCognit Psych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