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衡发展的“现在”历史空间辩证法

被引:14
作者
刘怀玉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2] 南京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资本逻辑; 不平衡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 资本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01 [哲学基本问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首次提出的资本主义"不平衡发展"观点具有较为曲折和复杂的"理论旅行史",后人对这一理论的解释具体表现为几种不同的模式:经典马克思主义语境中作为资本主义统治逻辑与发展动力的"不平衡结构"理论,列宁与卢森堡帝国主义理论视野中作为资本主义发展前提与结果的"不平衡积累—扩张"理论和尔后兴起的世界体系论,以卢卡奇为代表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所批判揭示的主客体颠倒的物化统治逻辑,以戴卫.哈维和尼尔.史密斯等激进地理学家为代表的关于资本过度积累与不平衡发展的历史地理景观理论,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基本形态之一是以空间化地解构资本不平衡发展逻辑为己任的历史空间辩证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赛义德的“理论旅行与越界”说探讨 [J].
赵建红 .
当代外国文学, 2008, (01) :20-25
[2]  
新帝国主义.[M].(英) 哈维 (Harvey;D.) ;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  
景观社会.[M].(法)居伊·德波(GuyErnestDobord)著;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  
后现代地理学.[M].(美)爱德华·W.苏贾(EdwardW.Soja)著;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4,
[5]  
文化与帝国主义.[M].()爱德华·W.萨义德(EdwardW.Said)著;李琨译;.三联书店.2003,
[6]  
赛义德自选集.[M].(美)爱德华·W.赛义德(EdwardW.Said)著;谢少波;韩刚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7]  
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
[8]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1998,
[9]  
资本主义论丛.[M].(法)费尔南·布罗代尔(Braudel;Fernand)著;顾良;张慧君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10]  
历史与阶级意识.[M].(匈)卢卡奇(Lukacs;Georgy)著;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