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川“7·24”暴雨泥石流启动模式分类

被引:6
作者
邵莲芬 [1 ,2 ]
彭祖武 [1 ]
王硕楠 [1 ,3 ]
戴巍 [1 ]
胡媛媛 [3 ]
余宏明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黄淮学院
[3] 河南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关键词
栾川县; 暴雨泥石流; 启动模式; 分类;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13.03.008
中图分类号
P642.23 [泥石流];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2010年7月河南省栾川县连续降雨达半月之久,24日又突降大暴雨,导致县境内暴发区域性泥石流(简称"7.24"暴雨泥石流),全县14个乡镇普遍受灾,死亡68人、失踪21人,直接经济损失约19.8亿元。为给当地政府提供合理的泥石流防治建议,对栾川县"7.24"暴雨泥石流中31个灾害点进行了野外调查并进行了工程地质分析。调查发现,此次栾川县暴雨泥石流类型丰富,泥流、泥石流及水石流均有发育;地貌上看,泥石流多属于坡面型,水石流基本上为沟谷型。同时,因栾川县采矿业发达,矿渣型泥石流发育十分典型,且大多为尾矿坝溃决所致。鉴于栾川"7.24"暴雨泥石流范围大、类型多的特点,若按规范分类则很难提供针对性的泥石流防治建议,而若按启动模式分类则能在防治建议中对症下药。因此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此次调查分析结论,按启动模式将栾川县泥石流划分为7种类型,分别为:沟道拖拽-溃决型、沟道冲切-崩滑型、冲击液化型、坡面崩滑型、坡面冲刷-沟道启动型、尾矿溃决型及其复合型。同时,对7种类型中典型泥石流点的启动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334 / 34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弃渣型泥石流分类与灾害防治体系 [J].
倪化勇 ;
铁永波 ;
苏鹏程 .
资源与产业, 2011, 13 (03) :103-109
[2]   北京山区泥石流的分类与类型 [J].
谢洪 ;
钟敦伦 ;
韦方强 ;
王士革 .
山地学报, 2004, (02) :212-219
[3]   泥石流类型与地貌分形特征的关系研究 [J].
张妮 ;
梁收运 ;
钟秀梅 .
工程地质学报, 2010, 18 (05) :664-668
[4]   甘洛县的泥石流类型和防范措施 [J].
高翔 .
水土保持通报, 1988, (04) :35-43
[5]   泥石流的类型和等级及工程防治 [J].
荆绍华 .
水土保持通报, 1985, (01) :9-12+8
[6]   小江流域泥石流分类与特征 [J].
陈循谦 .
中国水土保持, 1984, (11) :32-34
[7]   坡面泥石流的类型、分布规律及防治 [J].
姚一江 .
中国水土保持, 1991, (09) :26-27+65
[8]   冲淤变动型泥石流沟中物质启动类型及机理研究(Ⅱ) [J].
唐红梅 ;
翁其能 ;
王凯 ;
王蓉 ;
袁建议 ;
陈洪凯 .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1, (02) :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