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盆地北缘乌兰格尔地区白垩系油苗成因及意义

被引:27
作者
刘友民
机构
[1] 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油苗; 第三系; 陕甘宁盆地; 鼻状构造; 构造鼻; 背斜; 兰格尔; 地堑; 断层槽; 凝析油; 石油; 北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前言陕甘宁盆地北缘乌兰格尔地区的白垩系油苗,在东西长100公里、南北宽13公里的狭长带上断断续续都有分布,范围之大,可称得上我国最大油苗之一。该油苗从五十年代初期发现以后,就引起了地质界的密切关注。因其含油层位系白垩系靠近底部的一套灰绿色粗砂岩或细砾岩,本身不具备生油条件,故对其来源问题,有所争论。经过五十年代后期原银川石油勘探局,对白垩系油苗进行了专题研究后认为:白垩系油苗,共油源来自二迭系。但因当时手段限制,未进行过油源对比。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3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