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的表达权及“理想传播情景”的构建

被引:17
作者
王君超
机构
[1]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微博; 表达权; 公共领域; 扭曲的沟通; 理想的言语情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微博作为网民张扬表达权的一种"新兴媒体",具有传播迅速、及时、定向传播、协作传播等特性,决定了其成为Web2.0时代公共领域的一种新的形态。由于用户的虚拟身份、话语权不平等以及理性沟通欠缺等原因,从而使得微博传播中客观存在着"扭曲的沟通"现象。为使微博用户理性而充分地行使"表达权",需要克服"扭曲的传播",构建"理想的传播情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表达权的基本含义.[N]..文汇报.2008,
[2]  
微博力.[M].(美) 以色列;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  
福柯的迷宫.[M].(德)马文·克拉达(MarvinChlada);(德)格尔德·登博夫斯基(GerdDembowski)编;朱毅译;.商务印书馆.2005,
[4]  
交往行为理论.[M].(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5]  
文化研究读本.[M].罗钢;刘象愚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  
文化与公共性.[M].汪晖;陈燕谷主编;.三联书店.1998,
[7]  
交往与社会进化.[M].(联邦德国)哈贝马斯(Habermas;J.)著;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
[8]   微博价值:核心功能、延伸功能与附加功能 [J].
喻国明 .
新闻与写作, 2010, (03) :61-63
[9]   解码当代媒介的理论与方法——对话美国著名媒介分析家阿瑟·伯格教授 [J].
王君超 ;
阿瑟伯格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9, (05) :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