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青海省乌兰县托莫尔日特金矿区韧 -脆性剪切带变形特征、成矿物质与热液来源及运移条件分析 ,提出了该区构造控矿演化的四阶段模式。该模式认为 ,早期的韧性剪切变形导致了成矿物质的由深部向浅部、由韧性剪切带外部向韧性剪切带内部的活化迁移 ,成矿热液在韧性剪切带上部 (即韧脆性转换带附近 )得以大量聚集。韧性变形后期温压条件降低 ,韧性变形转化为脆性变形 ,地表大气降水沿贯通性较强的脆性破裂带大量下渗 ,到达韧 -脆性转换带附近 ,与该处积聚的成矿热液充分混合 ,热液性质发生改变 ,在相对张性或较薄弱的构造有利部位大量沉淀。由于断裂带的周期性活动 ,成矿物质得到多次沉淀而不断富集 ,最终形成金矿体。矿体形成后的构造隆升及剥蚀作用 ,使韧 -脆性剪切带出露地表 ,金矿床也随之出露到近地表处。因此在矿区石英脉型金矿体的下部 ,可能会存在糜棱岩型金矿体 ,但品位可能会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