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脆性剪切带构造控矿演化模式——以青海省乌兰县托莫尔日特金矿区为例

被引:10
作者
张拴宏
周显强
纪占胜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成矿模式; 韧-脆性剪切带; 韧-脆性转换; 成矿预测;
D O I
10.19719/j.cnki.1001-6872.2003.01.007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通过对青海省乌兰县托莫尔日特金矿区韧 -脆性剪切带变形特征、成矿物质与热液来源及运移条件分析 ,提出了该区构造控矿演化的四阶段模式。该模式认为 ,早期的韧性剪切变形导致了成矿物质的由深部向浅部、由韧性剪切带外部向韧性剪切带内部的活化迁移 ,成矿热液在韧性剪切带上部 (即韧脆性转换带附近 )得以大量聚集。韧性变形后期温压条件降低 ,韧性变形转化为脆性变形 ,地表大气降水沿贯通性较强的脆性破裂带大量下渗 ,到达韧 -脆性转换带附近 ,与该处积聚的成矿热液充分混合 ,热液性质发生改变 ,在相对张性或较薄弱的构造有利部位大量沉淀。由于断裂带的周期性活动 ,成矿物质得到多次沉淀而不断富集 ,最终形成金矿体。矿体形成后的构造隆升及剥蚀作用 ,使韧 -脆性剪切带出露地表 ,金矿床也随之出露到近地表处。因此在矿区石英脉型金矿体的下部 ,可能会存在糜棱岩型金矿体 ,但品位可能会有所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青海省乌兰县托莫尔日特金矿区构造应力场与流体运移势的计算机数值模拟 [J].
张拴宏 ;
周显强 ;
田晓娟 ;
宋友贵 ;
杨美伶 .
地质与勘探, 2002, (01) :40-45
[2]   青海乌兰县托莫尔日特金矿区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张拴宏 ;
周显强 ;
田晓娟 ;
宋友贵 .
地质与勘探, 2001, (05) :10-14
[3]   托莫尔日特金矿区-韧脆性剪切带及其控矿作用 [J].
张拴宏 ;
周显强 ;
田晓娟 ;
宋友贵 .
地质与资源, 2001, (01) :18-24
[4]   金、硅和硫化物迁移富集层次性模拟实验与构造机制研究 [J].
孙忠实 ;
邓军 ;
翟裕生 ;
杨立强 ;
王喜臣 ;
孟庆芬 .
现代地质, 1999, (03) :329-333
[5]   望儿山金矿床剪切带控矿作用的数学模型与模拟 [J].
方金云 ;
姚书振 ;
周宗桂 ;
丁振举 .
地球科学, 1999, (01) :85-90
[6]   赛坝沟金矿成矿特征及控矿条件 [J].
付青元 ;
李宝林 .
青海地质, 1998, (01) :43-49
[7]  
青海省乌兰县赛坝沟普查区地质图[1:1×104] .2 青海省第六地质队.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