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是否有效促进了节能降耗与CO减排?

被引:44
作者
钱娟 [1 ,2 ]
李金叶 [1 ]
机构
[1] 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节能降耗; CO2减排; 面板数据;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18.01.007
中图分类号
TK018 []; X322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摘要
基于产品质量改进思想构建了包含能源和绿色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模型,并利用1994-2014年中国35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探讨了科技创新(狭义纯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种不同技术进步路径对节能降耗、CO2减排的影响绩效,最后构建出"工业行业节能减排技术路径矩阵"。研究发现:技术进步能有效推动工业行业的节能降耗和CO2减排,但不同技术进步路径的节能降耗绩效和CO2减排绩效存在异质性,科技创新的节能降耗绩效最高,纯技术效率的CO2减排绩效最高;技术进步促进节能降耗与CO2减排绩效存在非对称性,科技创新、规模效率的节能降耗绩效大于CO2减排绩效,纯技术效率的CO2减排绩效大于节能降耗绩效;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促进CO2减排绩效大于节能降耗绩效。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要素替代弹性、有偏技术进步对我国工业能源强度的影响 [J].
陈晓玲 ;
徐舒 ;
连玉君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 32 (03) :58-76
[2]   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分析——基于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J].
李沙沙 ;
牛莉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4, (10) :19-26
[3]   技术进步在二氧化碳减排中的双刃效应——基于中国工业35个行业的经验证据 [J].
金培振 ;
张亚斌 ;
彭星 .
科学学研究, 2014, 32 (05) :706-716
[4]   有偏技术进步、要素替代与中国工业能源强度 [J].
王班班 ;
齐绍洲 .
经济研究, 2014, 49 (02) :115-127
[5]   异质性产业节能减排的技术路径与比较优势——理论模型及实证检验 [J].
段文斌 ;
刘大勇 ;
余泳泽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4) :69-81
[6]   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理论和经验研究 [J].
申萌 ;
李凯杰 ;
曲如晓 .
世界经济, 2012, 35 (07) :83-100
[7]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波动下降模式及经济解释 [J].
陈诗一 .
世界经济, 2011, 34 (04) :124-143
[9]   技术创新、回报效应与中国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 [J].
宣烨 ;
周绍东 .
财贸经济, 2011, (01) :116-121
[10]   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J].
陈诗一 .
经济研究, 2009, 44 (04) :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