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血管紧张素Ⅱ缓释泵制作大鼠血管内皮损伤模型探讨一种内皮早期损伤模型的新方法

被引:8
作者
张红旗 [1 ]
徐丹令 [1 ]
郝颖 [1 ]
贾剑国 [1 ]
孙爱军 [2 ]
周京敏 [2 ]
王克强 [2 ]
葛均波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解剖组胚系
[2]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关键词
大鼠; 血管紧张素Ⅱ; 内皮损伤; 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目的:通过在背部埋置血管紧张素Ⅱ缓释泵的方法建立一种新的大鼠血管内皮早期损伤动物模型。方法:SD大鼠30只,分成模型组18只、假手术组12只,每个组又分为1d、3d、7d 3个时间段。模型组在背部埋置血管紧张素Ⅱ缓释泵,剂量为200ng·min-1·kg-1,假手术组埋置0.9%氯化钠缓释泵。在埋泵后的第1、3、7d分别处死动物,检测血液中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及血液粘度的变化;电镜观察内皮的形态;用TUNEL法检测肾脏组织细胞的凋亡;同时对肾脏ROS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在实验组可见内皮细胞受损,血浆ET-1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1~3 d达高峰,7d时又略有下降。肾脏组织细胞凋亡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并伴ROS升高;血液粘度升高。而假手术组上述指标无改变。结论:用埋血管紧张素Ⅱ缓释泵的方法可以成功制造大鼠血管内皮早期损伤的模型,与球囊拉伤,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的造模方法相比,具有简单稳定易于操作的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451 / 45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内皮素-1与血管紧张素Ⅱ交叉作用的初步探讨 [J].
程虹 ;
田雪飞 ;
董鸿瑞 ;
丁爽爽 ;
邱长斌 ;
谌贻璞 .
中华医学杂志, 2004, (03) :75-79
[2]   血管内皮损伤大鼠动物模型的制作 [J].
李雁 ;
周琳瑛 ;
姚祖武 ;
徐驯宇 ;
钟秀容 ;
李梅珍 .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2, (03) :299-301
[3]   SD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的制作方法 [J].
赵建宏 ;
林琳 ;
高继发 ;
曹卉 ;
朱凡河 ;
毛庆波 .
微循环学杂志, 2000, (02) :20-21+0
[4]  
[美]KennethR.Chien等主编,刘中民,张代富主译.分子心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