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8 条
社区旅游生态补偿贡献度及意愿研究——玉龙雪山案例
被引:19
作者:
陈海鹰
[1
,2
]
杨桂华
[2
]
机构:
[1] 海南大学旅游学院
[2]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
来源: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社区旅游生态补偿;
玉龙雪山;
补偿方式;
贡献度;
继续受偿意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020202 ;
摘要:
文章从当地居民视角,对玉龙雪山社区旅游生态补偿不同实施方式的贡献度及继续受偿意愿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旅游发展背景下社区补偿需求结构特征及政策优化路径。研究结果显示,居民对现行补偿方式的贡献度评价总体处于正向范围,但不同补偿方式对家庭生计或社区发展的贡献度存在显著差异;部分补偿方式的贡献度评价在3个补偿类区间没有显著差异,而另一些补偿方式的类区间差异较显著,基本体现了有关部门对3个类区所实施同一性和差异性补偿政策的效应。另外,多数补偿方式的继续受偿意愿与贡献度评价情况基本一致,而"旅游项目特许经营"、"生态保护教育"这两类方式的意愿排序与贡献度评价存在明显差异。对各补偿方式的贡献度-意愿值进行IP图绘制分析,发现"补偿金发放"、"安排工作"、"公共设施建设"及"捐资助学"等是适宜继续保持和加强的补偿方式,"旅游项目特许经营"则为需重点改进的项目。玉龙雪山社区旅游生态补偿政策存在优化调整空间。从维持社区旅游生态补偿长效性考虑,应加强实施"旅游项目特许经营"、"参与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等具有社区自身发展机能培育意义的"造血式"补偿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5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