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黄萎病发病消长与温度关系的分析

被引:8
作者
籍秀琴
马存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黄萎病菌; 安徽; 棉区; 棉黄萎病; 温度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黄萎病是棉花的重要病害,发病后叶片呈黄色斑驳、枯干,容易造成早期落叶,受害棉株蕾铃显著减少,纤维品质降低,严重者减产20—30%。目前我国各主产棉省均有黄萎病的发生,北方棉区发病面积大,为害重;南方棉区则病害发展缓慢或仅有零星发病,为害较轻。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以往缺乏全面的分析研究。我们认为澄清这个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它对黄萎病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黄萎病的发生与外界条件以及栽培制度等有密切关系。我们仅将黄萎病病原菌轮枝菌对温度的反应,以及病害地理分布与温度关系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出商榷意见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1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