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得瓜:农村集体经济的不同产业绩效及动因

被引:7
作者
徐勇 [1 ,2 ]
机构
[1] 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2]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关键词
农村; 集体经济; 产业绩效; 动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32 [集体所有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传统集体经济组织在农业生产领域的低效率使得农村恢复家庭经营,但出乎意料的是在工业领域取得巨大成功,创造世界独一无二的农村工业化道路。文章认为要将集体经济置于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两个转变的大背景下考察。集体经济组织的特殊品质使其在不同产业领域具有不同的适应性。集体经济在工业领域的成就,在于适应了中国和世界工业化进程中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及高科技产业进程中的需求,并有着私人企业和国有企业所不具有的比较竞争优势。随着内外因素的变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面临着转型升级。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2]  
杜润生自述.[M].杜润生著;.人民出版社.2005,
[3]  
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美)黄宗智著;.中华书局.2000,
[4]  
共同体与社会.[M].(德)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Tonnies)著;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
[5]  
包产到户沉浮录.[M].徐勇著;.珠海出版社.1998,
[6]  
邓小平文选.[M].邓小平 著.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