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博物馆与民族文化生态村

被引:28
作者
尹绍亭
乌尼尔
机构
[1] 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
关键词
生态博物馆; 民族文化生态村; 文化遗产; 文化保护; 公众参与;
D O I
10.19898/j.cnki.42-1704/c.2009.05.006
中图分类号
G26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6 ; 0601 ; 060107 ;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中期,贵州省与挪威政府合作,开始了在中国建设生态博物馆的尝试;与此同时,云南的一批学者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也开始进行名为"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的应用人类学项目。经过10余年的探索,无论是贵州、广西的生态博物馆还是云南的民族文化生态村,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介绍了国际生态博物馆的产生及其发展,分析评论了贵州、广西建设生态博物馆的状况,并与云南的民族文化生态村进行比较,肯定了生态博物馆和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的积极意义及其产生的广泛深远影响,同时指出了在现实条件下他们共同面临的难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贵州生态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 [J].
胡朝相 .
中国博物馆, 2002, (04) :62-63+79
[2]   论生态博物馆社区的文化遗产保护 [J].
胡朝相 .
中国博物馆, 2001, (04) :19-22
[3]   中国生态博物馆生存与发展思考 [J].
黄春雨 .
中国博物馆, 2001, (03) :2-9+19
[4]   国际生态博物馆运动述略及中国的实践 [J].
苏东海 .
中国博物馆, 2001, (02) :2-7
[5]   立于世纪高度,鸟瞰中国博物馆 [J].
苏东海 .
中国博物馆, 1999, (03) :2-5+12
[6]   关于生态博物馆的思考 [J].
苏东海 .
中国博物馆, 1995, (02) :2-4
[7]  
民族文化生态村云南试点报告[M]. 云南民族出版社 , 尹绍亭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