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象信息检测方法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15
作者
蔡骏 [1 ]
周昌乐 [1 ]
黄旭 [1 ]
张志枫 [2 ]
机构
[1] 厦门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人工智能研究所
[2]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关键词
脉诊客观化; 中医脉象信息检测; 中医脉象传感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1 [中医诊断学]; R319 [其他科学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100505 ; 1001 ;
摘要
概括了用于脉象信息描述的相关物理量,在此基础上对脉象信息的单触头压力检测方法、多触头压力检测方法和非压力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认为脉象信息全方位、动态采集和分析的实现有赖于脉象形成机理和脉象信息特征的进一步研究,以及脉象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建立。
引用
收藏
页码:709 / 71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现代中医脉诊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费兆馥主编, 2003
[2]   MXY-Ⅱ型脉象仪的设计 [J].
王贻俊 ;
王劲松 ;
蔡新吉 .
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 2000, (01) :6-8
[3]   脉诊客观化研究的超声技术应用进展 [J].
刘文娜 .
中国医药学报, 2003, (09) :557-559
[4]   脉象分析仪的研究进展 [J].
蔡轶珩 ;
沈兰荪 ;
黄祥林 .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02, (04) :55-59
[5]   脉搏系统建模与脉象信息分析的研究进展 [J].
王炳和 .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 2002, (02) :329-333
[6]   从泊肃叶定律看中医脉象形成的机理 [J].
王东生 ;
雷磊 ;
李新芳 ;
袁肇凯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1, (06) :5-6
[7]   家用脉象图仪系统设计 [J].
刘泉 ;
高路 ;
杨广昕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1, (04) :48-50
[8]   多路脉象检测方法和换能器的研究 [J].
汤伟昌 ;
孙汉钧 .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0, (05) :319-320
[9]   中医脉象的客观描述和检测 [J].
李景唐 .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01, (06) :318-323
[10]   动脉壁三维含残余应力因素的本构方程 [J].
李晓阳 ;
曾衍钧 .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2, (01) :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