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兰坪盆地成矿流体性质:氧、碳同位素制约

被引:8
作者
薛春纪 [1 ]
陈毓川 [2 ]
杨建民 [2 ]
王登红 [2 ]
杨伟光 [3 ]
杨清标 [3 ]
机构
[1] 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及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长安大学
[2] 中国地质科学院
[3] 云南地质三大队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热液方解石; 流体包裹体; 氧、碳同位素组成; 壳幔混合流体; 金顶和白秧坪;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2.s1.275
中图分类号
P611 [矿床成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对兰坪盆地金顶、白秧坪矿床翔实矿相学和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分析了热液成因方解石O、C同位素组成和流体包裹体内CO2的碳同位素组成。成矿主阶段热液方解石氧、碳同位素组成(δ18OSMOW=-2.5‰~5.5‰,平均0.2‰;δ13CPDB=-0.0‰~-0.6‰,平均-1.9‰)与超基性-基性岩浆、火成碳酸岩及地幔岩包体的相应值重合或接近;成矿主阶段热液天青石流体包裹体内CO2的碳同位素组成(δ13CPDB=-20.0‰~-2.2‰,平均-10.4‰)部分样品具有幔源CO2特点。成矿主阶段之后与粗晶自形黄铁矿、方铅矿及天青石、石膏共生的方解石O、C同位素组成(δ18OSMOW=19.4‰~22.6‰,平均20.8‰;δ13CPDB=-8.1‰~2.7‰,平均-4.5‰)反映晚阶段流体主要起源于沉积地层和大气水。推测幔源成矿流体升至地壳与盆地卤水混合可能是大规模基本成矿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064 / 106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滇西北兰坪铅锌银铜矿田含烃富CO2成矿流体及其地质意义
    薛春纪
    陈毓川
    杨建民
    王登红
    徐珏
    [J]. 地质学报, 2002, (02) : 244 - 253
  • [2] Helium, Argon, and Xeno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Ore-formingFluids in Jinding-Baiyangping Polymetallic Deposits,Yunnan, Southwest China[J]. XUE Chunji, WANG Denghong, CHEN Yuchuan, YANG Jianmin, and YANG WeiguangInstitute of Mineral Resources,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26 Baiwanzhuang Rd., Beijing 100037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No. 3 Geological Party of Yunnan Province, Dali 671000.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00(03)
  • [3] 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氦、氩同位素地球化学
    胡瑞忠
    钟宏
    叶造军
    毕献武
    G.Turner
    P.G.Burnard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3) : 208 - 213
  • [4] 沉积盆地中的流体活动及其成矿作用
    刘建明
    刘家军
    顾雪祥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7, (04) : 54 - 65
  • [5] 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REE地球化学研究
    王京彬
    李朝阳
    [J]. 地球化学, 1991, (04) : 359 - 365
  • [6] 喜马拉雅期内生成矿作用研究[M]. 地震出版社 , 陈毓川,王登红主编, 2001
  • [7] 中国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于津生主编, 1997
  • [8] 成矿流体[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卢焕章著, 1997
  • [9] Oxygen and hydrogen isotope studies of plutonic granitic rocks. Taylor HP. Earth and Planet .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