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体系中的自然保护地立法

被引:53
作者
吴凯杰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立法; 环境法; 保护优先原则; 综合治理原则; 生态整体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68 [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作为正在制定过程中的新兴环境立法,自然保护地法、国家公园法等自然保护地立法与环境法体系中的其他法律存在发生规范冲突和赘余的可能,有必要明确其价值定位以及相应的规范表达。在生态文明入宪、入环境基本法的背景下,环境基本法的保护优先原则和综合治理原则内含对优先保护生态整体性的价值期待,需要自然保护地立法予以表达。相较于污染防治法与资源保护法,自然保护地立法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调整目标,且具有调整对象的系统性和调整方式的调适性,契合优先保护生态整体性的需要。为落实这一价值期待,自然保护地立法需构建以分区定保护级别制度、总行为控制制度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并采用"自然保护地基本法+各类自然保护地特别法"的总分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42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49 条
[1]   接驳与拓展:“生态文明入宪”与环境法制革新 [J].
刘洪岩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 59 (05) :112-124+222
[2]   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J].
陈真亮 ;
诸瑞琦 .
时代法学, 2019, 17 (04) :41-47
[3]   论我国环境法律的体系化 [J].
徐以祥 .
现代法学, 2019, 41 (03) :83-95
[4]   关于自然保护地立法的新思考 [J].
吕忠梅 .
环境保护, 2019, (Z1) :20-23
[5]   宪法与部门法的三重关系 [J].
张翔 .
中国法律评论, 2019, (01) :26-33
[6]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立法思考 [J].
吕忠梅 .
生物多样性, 2019, 27 (02) :128-136
[7]   综合排污许可制度运行的体制基础及困境分析 [J].
李挚萍 ;
陈曦珩 .
政法论丛, 2019, (01) :104-112
[8]   推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改革的思考 [J].
黄宝荣 ;
马永欢 ;
黄凯 ;
苏利阳 ;
张丛林 ;
程多威 ;
王毅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 33 (12) :1342-1351
[9]   生态文明入宪及其体系性宪法功能 [J].
张震 .
当代法学, 2018, 32 (06) :50-59
[10]   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法的独立部门法地位 [J].
李艳芳 .
清华法学, 2018, 12 (05) :3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