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语言研究中凸现出的几个问题

被引:27
作者
范武邱
机构
[1] 中南大学
关键词
模糊语言研究; 问题; 应对思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0 [语言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模糊语言研究目前都堪称语言科学一个新的生长点。国内外学者在模糊语言研究方面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1)对语言模糊性的认识有些矫枉过正;(2)对何谓语言的模糊性尚缺乏一致意见;(3)对语音、句法结构模糊性的研究明显落后于对语义模糊性的研究;(4)对模糊性在不同语言中的共性与差异性研究尚嫌不足;(5)对语言模糊现象的认知心理和分类研究还有待深入;(6)对模糊语言的翻译问题有时刻意加以回避。这些问题若不能得到解决,很可能会制约模糊语言学研究今后的发展。本文拟就这些问题提出初步的应对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55 / 162+219 +21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2]   译入与译出——谈中国译者从事汉籍英译的意义 [J].
潘文国 .
中国翻译, 2004, (02) :42-45
[3]   模糊语言学:从定量到定性 [J].
杨光荣 .
福建外语, 2001, (01) :64-66+72
[4]   “格式塔”与文学审美品鉴 [J].
樊宝英 ;
李洪先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1, (01) :77-80
[5]   模糊语言与翻译 [J].
余富斌 .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10) :49-52
[6]   模糊理论与现代修辞学 [J].
韩庆玲 ;
魏小伟 .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0, (01) :4-7
[7]   略论中西文论接受思想的异同 [J].
樊宝英 .
齐鲁学刊, 1999, (04) :31-33
[8]   近十年来西方翻译理论研究 [J].
蒋骁华 .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8, (02) :31-36+82
[9]   论语义范畴的家族相似性 [J].
吴世雄 ;
陈维振 .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6, (04) :14-19+80
[10]   中国诗歌的魅力与汉语的模糊性──研究笔记之一:字形论 [J].
何宇宏 .
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 1996, (02) :10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