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库车坳陷含油、气储集岩连续抽提和油、气包裹体成分分析

被引:13
作者
潘长春
傅家谟
盛国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
[2] 不详
关键词
油、气包裹体; 束缚态油、气组分; 连续抽提; 塔里木盆地; 库车坳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库车坳陷17个含油、气储集岩样品自由态、束缚态油和气组分及油、气包裹体的GC和GC-MS分析,结果表明油、气包裹体分子地球化学特征明显不同于自由态.油、气组分(现今油、气组分).和现今油、气组分相比,油、气包裹体具有较高的Pr/nC17和Ph/nC18比值;较低的Pr/Ph、藿烷/甾烷、C30重排藿烷/C30藿烷、Ts/Tm比值和C29Ts萜烷相对含量,较高的成熟度(即C29甾烷20S/(20R+20S)比值较高),并且和塔北、塔中的海相原油具有很好的对比性.束缚态油、气组分的地球化学特征则介于油、气包裹体和现今油、气组分之间.上述结果表明,库车坳陷含油、气储集岩具有两期油、气注入过程,早期注入的油、气组分来自下古生界(寒武-奥陶系)海相烃源岩,而晚期注入的油、气组分来自中生界陆相烃源岩,以陆相油、气组分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2750 / 275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