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斜坡东部低渗透储集层的有利沉积相带

被引:30
作者
宋子齐
白振强
陈荣环
康立明
徐春华
罗志形
机构
[1] 西安石油大学
[2]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低渗透; 储集层; 沉积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12.2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岩心和250余口井测井资料分析,在对岩石类型及其组合、矿物组分、沉积结构、构造、测井相、生物化石、粒度特征分析的研究基础上,确认AS地区三角洲前缘长6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河口坝微相及其复合体是形成本区主要储集砂体的有利相带。由于受河流的控制和强烈影响,三角洲前缘相除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外,各小层还发育河口坝被水下分流河道切割、叠置的复合型砂体。指出熏长611-2层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发育最好,水下分流河道汇合和超覆河口砂坝的作用更为强烈,更好地控制了该区主力油层的分布和连片范围。
引用
收藏
页码:588 / 59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油气储层评价.[M].王允诚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2]   孔雀河斜坡含油气系统及有利区带 [J].
严永新 ;
田云 ;
袁光喜 ;
王卫梅 .
新疆石油地质, 2003, (05) :411-414
[3]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探区上古生界深盆气成藏条件 [J].
张新建 ;
刘新刚 ;
王鑫峰 .
新疆石油地质, 2003, (02) :127-129+186
[4]   灰色系统储盖组合精细评价的分析方法 [J].
宋子齐 ;
谢向阳 ;
王浩 ;
赵磊 ;
王瑞飞 .
石油学报, 2002, (04) :3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