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年代际海洋变率研究进展

被引:13
作者
王东晓
谢强
刘赟
刘钦燕
杜岩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3] 广东广州
[4] 广东广州
关键词
年代际; 变率; 海洋环流; 太平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2.5 [海洋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气候变率与可预报性研究”(CLIVAR计划)的实施,年代际气候变率研究已经成为国际气候研究的一个新热点。由于海洋特别是海洋次表层具有巨大的热惯性,海洋环流在年代际气候变率中所起的作用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迄今为止,海洋以什么方式参与到年代际气候变化中、海洋次表层在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上起到什么作用这些与海洋环流有关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建立一种完备的年代际气候变化机制的理论。文学通过对近10a来国内外在该领域内研究进展的回顾,提出了一个关于太甲洋年际变化(如FNSO循环)和年代际变化(如PDO循环)相互作用的猜想,为今后在国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些设想。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太平洋年代际海洋变率的信号通道 [J].
王东晓 ;
刘征宇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0, (08) :808-815
[2]   北大西洋涛动和北太平洋涛动的演变与20世纪60年代的气候突变 [J].
李崇银 ;
李桂龙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9, (16) :1765-1769
[3]   热带印度洋年代际海洋变率及其动力学解释 [J].
王东晓 ;
吴国雄 ;
徐建军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9, (11) :1226-1232
[4]   年代际气候变率问题的研究 [J].
徐建军 ;
朱乾根 ;
施能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6, (04)
[5]   热带和热带外海表温度异常与低空环流特征比较 [J].
吴国雄,王敬方 .
气象学报, 1996, (04) :385-397
[6]   东亚和西北太平洋地区气候的准10年尺度振荡及其可能机制 [J].
李崇银 ;
廖清海 .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6, (02) :29-34+36-38
[7]   Propagation of North Pacific interdecadal sub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 in an ocean GCM [J].
Nonaka, M ;
Xie, SP .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00, 27 (22) :3747-3750
[8]   On thermocline ventilation of active and passive tracers [J].
Liu, ZY ;
Shin, SI .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1999, 26 (03) :357-360
[9]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over the North Pacific in a multi-century climate simulation [J].
Robertson, AW .
CLIMATE DYNAMICS, 1996, 12 (04) :227-241
[10]  
Decadal-scale climate variability in the tropical and North Pacific during the 1970s and 1980s: observations and model results[J] . N E Graham.Climate Dynamics . 1994 (3)